马山民歌
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古称“郢都”)30公里,属郢中腹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稻作农业为主。马山民歌就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久远的“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
马山民歌是荆楚地区的代表性传统音乐,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语言朴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因其短小精悍,易唱易记,至今有数以千计的民歌流传下业。其种类有“田歌”、“号子”、 “山歌”、 “灯歌”、 “风俗歌”等数十种, 其中享有盛名的“喇叭调”、“ 叮当调”“得得调”、“ 伙计调”、“哦伙调”等“五大调”更是在全国广为流传。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山民歌曾有部分作品作为我国优秀民歌精品被武汉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出口到西欧和东南亚国家,1957年马山民歌手王兆珍等将“喇叭调”、“ 得得调”唱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乡土》栏目拍摄的专题片《楚歌今昔》和《爱要怎么唱出来》分别于2003年6月和2007年7月在央视播出。
作为荆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省保护中心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马山民歌与史料中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荆楚故地的歌曲有渊源关系,表明民歌传承的历史久远,体现了较深的历史价值;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更具有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收工)”。马山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历来有唱民歌的习惯,那优美婉转的《栽秧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这些年来,通过编排的歌舞《车水锣鼓》、《开秧门》、《月亮歌》、《火烧耙》、《山歌唱出农家乐》等马山民歌,在各级文艺调演中获得好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为保护和继承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和原生态风味的民间艺术,2004年3月,荆州区就将“马山民歌”作为申遗的重点项目以书面形式向上申报。在民歌课题申报过程中,课题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马山镇各村组和田间地头,认真仔细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在普查中补充搜集整理,并对新搜集的民歌进行录音、录像、记谱,分类存档,同时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马山民歌普及教学,编印民歌教材,列入教学计划,组织镇机关和有条件的村、学校、企业,建立了若干个民歌合唱队、民歌演唱组,在群众中普及传唱,并且每年还举办一至二次荆州马山民歌师资培训班,对全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有基础的群众歌手进行业务培训,请专家讲课,老歌手教唱,做到民歌传承后继有人。据课题组组长刘太康介绍,近期该区还将出版一本《荆州马山民歌研究》专著,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荆州马山民歌艺术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进行民歌演唱比赛,检阅和推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