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平讲戏
平讲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最早起源于屏南,流行于福建东北部一带,它用当地方言演唱,道白唱腔平俗如讲话,因而得名。
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棠口乡际头村张志慎于清初最早创立的平讲班,是屏南境内平讲戏的萌芽。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棠口乡龙源村办平讲戏班购置的两箱31件古戏装,采取轮流保管的形式,至今完好,内有生、旦、净、末等角色服饰等,是福建省1949年以来所发现的数量最多、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古戏装。到清末民国初年,全县有120多个村庄办平讲戏班,连东山岗等仅十多户人的自然村也办班唱戏。时有民谣唱道:“东山岗,平讲班,搭台后门山,男人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 可见其兴盛之程度。
平讲戏的剧目,主要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后期发展到50多个剧目。常演的剧目有《双封侯》、《双状元》、《赠宝塔》等,此外有折子戏《楼台会》、《小方卿唱道 》、《云头送子》等。
平讲戏的音乐源于民间歌谣,吸收四平腔以及乱弹的逗腔、洋歌等唱腔,以语改腔或改腔用语;一人唱,众人和,逐渐形成地方特色。旋律以方言结合板眼扣紧,易学易懂。其早期的乐器因陋就简,方便实用,特色乐器有刀鞘板、无月大锣、毛胡、平面低音锣、指呐等。
屏南平讲戏的唱词道白以屏南方言押韵,如《马匹卜换妻》中的“老对老,赤瓜(黄瓜)合面豆,你六十三、我七十四,两个齐齐老”。“后生对后生(年青),桃李养满山”,这些通俗易懂而又贴近生活的台词,是屏南平讲戏之所以能够一度兴盛的积极因素之一。
历史上平讲戏多数是以村名或班主姓名为班名,如四坪的“潘光蛮班”、际头上村的“际水班”、棠口村的“棠溪班”等。其中黛溪一带凑班的“一衡班”被誉为“平讲一”,亨誉闽东和福州地区。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平讲戏与儒林班、江湖班开始结合,俗称“三合响”,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如今,作为闽剧“源头”的儒林戏、江湖戏已不复存在,仅音乐唱腔仍保留在闽剧里,而平讲戏依然以独立的形式在屏南县流行着。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