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流星
晋阳风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是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在老艺人们表演的当天,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中,“风火流星”作为传统体育类“榜上有名”。
“绝活”的魅力
“风火流星”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有人说,它源于民间杂技的水流星;有人说,它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而在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人们说起“风火流星”,必先从一人一地说起。这人,就是现在有据可查的“风火流星”的创始人韩荣华;这地,就是曾经商贾云集、富庶繁华的祁县。
而现在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工作室的负责人就是韩荣华的之孙韩金牛,他告诉记者:“我祖父是清末民初的形意拳名家,曾随曾祖父在祁县温曲一带经商。受民间杂技的启发,他将传统武术中某些演练手法和技巧,与民间杂技糅合一起,使‘风火流星’成为当时民间社火活动中独树一帜的表演项目。”
为了达到一鸣惊人、技压群雄的目的,韩荣华穷思苦想、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在编创完成以后,他来到人群聚集的戏园中表演。结果使正常的戏曲演唱中途停止,观众大声喝彩叫好。
1928年,韩荣华回到太原县(即今晋源镇)收徒授艺,将其得意之作―――形意拳和“风火流星”传给了许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好友聂富喜。
“风火流星”之所以受到民间追捧,离不开几代艺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它不仅将锣鼓艺术、民间杂技、传统武术融为一体,产生出惊险刺激的视觉效果;还因为它制作简单、易于携带、内容质朴的特点,使它具有了强身健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而双龙开道、火龙缠身等一组套路,在民间艺人手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喜庆的节日气氛平添几分亮色。
绝迹三十年
“风火流星”是把一米多长的绳子两头各栓着一个十几岁少年拳头大小的铁笼,里面是炽热的炭火,表演者通过两手做背花、满头花等动作,使绳子两端的铁笼在空中由慢到快旋转,柔软的绳子就像坚硬的棍子,加上笼中火花四溅,形成各种图案。
据称,“风火流星”最后一次亮相是在晋源郭家圪垛城隍庙一带的元宵节上,当时聂洪寿就耍着风火流星打场子,不料老马失前蹄,一块木炭从笼中飞出,烧着了一名围观群众的衣服,对方坚决要求赔偿。后来事情在村里的协调下得以解决,但是风火流星却被禁止在公开场合表演。至此之后,“风火流星”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这一消失,就是三十年。
但韩金牛称,“风火流星”被湮没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一次失误,他认为,由于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民俗文化已不为年轻人看重,加上现有的老艺人对此技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他们步入老年,许多人疾病缠身,已无法完整表演这一绝技,使这一绝技在过去的30多年里,走上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对此,作为主演的50多岁老人贾天仓也印证说:“现在会风火流星的人不多了,村子里有三四个老人会,一个70多了,另外的也快70岁了,我这50多的算是能上台表演的人中年纪最小的了。”
重新崭露头角
韩金牛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韩荣华逝世的时候,他只有5岁。但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使他与“风火流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边拜祖父的亲传弟子张跃华为师,学习形意拳,一边随老艺人聂连富学习“风火流星”的表演技艺。从2005年开始,他更是开始搜集各种有关的资料,希望能够重新复兴“风火流星”。
很快,韩金牛的行动得到了“风火流星”第二代传人聂连富、聂鸿义、聂鸿寿、牛三宝以及堂兄弟韩玉贵、韩虎贵等的支持和响应。他们自筹资金组织起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表演队,并成立了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工作室。
随着工作室的成立,上世纪70年代曾习练过“风火流星”的贾天仓和聂鸿寿的儿媳侯铁梅也加入了“风火流星”的表演队伍中。他们对风火流星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贾天仓老人给记者拿出了耍风火流星的工具看,说:“现在装火种用的笼子上的窟窿眼比原来小多了,原来大人的手指头能从眼中伸进去,现在则只有筷子粗细。而我们上台表演的时候为保证安全用的是会闪光的道具。”
现在,不仅是大人,聂鸿寿的孙女聂雪、韩金牛的女儿韩嘉悦还有候铁明的女儿也都参与了进来,成了“风火流星”的新一代传人。对此,候铁明说:“风火流星上手其实也挺快,两三个月就能耍起来,但是要学会很多高难度动作就困难了。最好从小学,孩子接收快。现在会的人不多了,所以我们要赶紧传下去。”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