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钹子书
平湖钹子书是浙江省著名的民间曲艺形式,自明代万历年间产生,至今已历四百多年。原名“说因果”,长时间在室外“立白地”演唱,后来有了中长篇书目,逐步进入堂馆茶室。建国前后,主要是在城乡茶室演出,欣赏对象以农民为主,故更名“农民书”。1958年,正式定名为平湖钹子书,列为浙江省地方曲种。
关于平湖钹子书,民间传说及有关考证是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发生在平湖和与之交界的松江地方发生的“民抄董宦”案 。礼部尚书董其昌发迹前在乡里横行不法,父子共同奸污平湖秀才陆兆芳使女,松江秀才范昶用竹签敲打僧钹聚众,将董府丑事告之于众,董氏恼羞成怒,横加迫害,激起公愤,数县群众聚集万余人,将董府付之一炬。后来,敲钹子说因果便成为一部分民间艺人的谋生手段。
在漫长的岁月中,聪明智慧的民间说因果艺人创作出了一百四十余个平湖钹子书曲目,其中长篇书目有近一百个,每部书可说唱数月,给浙北及上海松江等十来个县(市、区)的人民群众带来欢乐,曾是这一地区最主要、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钹子书曲目中褒忠贬奸、弘扬民族正气、与人为善的主流内涵,一直是流行地区人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教材。直至“文革”前的1964年,仅平湖一地茶室书场的钹子书听众,有票房记载的一年就有76万人次。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