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
苇子灯阵
东王看村属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位于峰峰矿区西部10公里。该村苇子灯阵流传久远。相传,在战国时期,原磁县贾壁村一带在年节期间就有苇子灯演出。到了明代,当地邻近的东王看村有村民前往偷艺,贾壁人在坡下表演,东王看村人躲在坡上暗处偷学,为了记下舞曲的鼓点,通过拍肚皮把鼓点一一记下,从此苇子灯开始在东王看村流行,而贾壁村苇子灯表演却慢慢失传了。
作为苇子灯道具的苇秆是用竹竿或木杆制成的。灯架用苇秆或高粱秆插成,用彩纸装饰。灯的内外层均由绵纸和彩纸装饰,蜡烛用羊油特制。灯有二十四杆,象征农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明灯闪耀,风调雨顺。
苇子灯阵多在春节期间的夜晚进行表演,通过灯的流动,形成各种图案或字型,场面盛大,气势壮观。苇子灯阵由年轻体壮的小伙子32人表演,其中擎苇子灯的24人,提小灯笼的8人,打击乐器有墩鼓、小钹、大钹、小锣等。道具有小灯笼9盏、苇子灯24杆。24杆象征农历一年二十四节气风调雨顺。苇杆用竹、木制成,灯架用苇杆或高粱杆插制,而后用彩纸装饰;灯内层用白色棉纸粘裱,外层用彩纸装饰,上下边为2寸左右的围裙;灯底用木板或硬纸板封底;蜡烛用羊脂油特制而成;8盏小灯笼,要大小一致,彩色对称。传统的苇子灯阵节目有《跑圆场》、《四马投堂》、《八门套九星》、《倒卷帘》、《二龙出水》等,还有“天下太平”等字样。这种民间艺术是通过灯的流动而变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字形的。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道具,采购灯油、红绿纸等,剪贴绞装,尽情装饰,把一年的丰收心情融入娱乐艺术之中。元宵节,是表演苇子灯阵的高峰。届时,村民们披红挂彩,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充分展示了人世间的幸福祥和。
苇子灯阵是一种将民间工艺制作技术与民间舞蹈艺术有机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文化上的混元性特征。苇子灯这一文化形式具有民间祈盼人气亮堂、风调雨顺的习俗依存特征。苇子灯艳丽色彩的装饰,为百姓生活营造了喜庆气氛,加上粗犷鼓队、高亢马号乐曲构成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形成符合百姓心理需要的简朴性、喜庆性特征,精巧的手工制作技术与民众广泛参与的民舞艺术相互融合,推动着这项活动的广泛开展。
胜芳灯会
胜芳灯会(花灯、花会)历史古远,久富盛名。据明代地方志记载,胜芳灯会明朝中叶就已流行,至清朝中、后期已成盛大规模,闻名华北。数百年来,胜芳灯会一直娱乐着人们,并在人们精神意识里留下一层一层、又深又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人文积淀。胜芳花会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挎鼓、中幡、什锦、狮子、杠子、武术、音乐等内容,鼎盛时期总数达七十二道之多。乾隆下江南时,曾观看胜芳的花会表演,赐给"大头会"两盏宫灯,每盏灯上各题二字:即"御亲"、"御览",并为该会欣然写下"御览转秋千"五个大字;钦封"杠子会"使用"龙头杠",即杠子的两头一边是龙头,一边是龙尾;特许"挎鼓会"可以使用黄色名帖,系黄色袢带。挎鼓会的黄帖、黄袢带以及杠会的龙头杠一直作为胜芳花会引以为荣的传统保留至今。胜芳花灯异彩纷呈,诸多品种仅为胜芳所独有,是在胜芳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及地域环境中独立诞生、发展和传承下来的。其灯笼与苏杭灯笼大不相同,苏杭灯笼质料以竹、绸、宣纸为主,而胜芳则以竹篾、苇篾、彩纸、玻璃纸为主。还有一种是北方独有的秫秸杆灯笼,从选料、设计到制作,不用一丝金属,纯手工扎制,异常考究。胜芳谚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田里长的、夜里梦的,都扎的来"。花灯样式有龙凤狮虎鸡马鱼虾等动物灯,有仕女童男书生武士等人物灯,有花草树木黍稷蔬果等植物灯,有楼阁亭榭等建筑灯,有各式器物灯等等,均以骨架简练、造型逼真著称于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灯会期间展挂的花灯更多逾千种,制作技巧或简或繁,规模有大有小,大者长有数十米,小者则不盈10厘米。白天,各道花会鱼贯而出,各显绝技,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入夜,万盏花灯照亮夜空,辉煌灿烂,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此时,不仅胜芳的百姓举家出动,连胜芳周边甚至百十里开外的广大群众也都涌向胜芳,观花灯、赏花会、听古乐、逛市场、觅商机。胜芳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富中求乐、乐中求富"的文化心理特点在此得到了最好的注解。2008年,胜芳灯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曲河灯会
河曲河灯节,俗称河灯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历时三天,在县城西门外黄河边,漂放河灯。通过各种祭祀形式,祈祷神灵消灾免难、风调雨顺,是黄河民俗文化的典型。
古时漂放河灯,由黄河船工组织河路社举办。僧人诵经、八音吹奏鼓乐,以超度死于河中的亡灵。当时被称为迎神送鬼节。清代乾隆16年县城西门外黄河古渡口建禹王庙,搭古戏台。从此漂放河灯上升为有组织的祭祀活动,开始规范化,至今保留着严格的礼仪程序。2005年河曲县把这一古会定名为河曲县黄河文化节,上升为政府行为的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漂放河灯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
从单独的祭祀活动,到有组织的祭祀形式,再到固定的对当地民风民俗有影响的节日,河灯节的产生与发展,既印证着黄河文化的内涵,是河曲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和当地的人民思想感情、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惜,奋斗不止的精神。
河灯节在新的形势下,已成为晋陕蒙交汇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节目。这一文化空间的存在,对本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社会和谐,产生重大影响。
南安英都拔拔灯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英溪贯穿全境注入晋江西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渡之一。 溪边有一小角落名为“陈厝”,宋代时为陈姓船夫聚居之所。英溪险滩多,弯曲河段多,顺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船要“拔船”(即拉纤),为祈求顺风,船夫们从九日山昭惠庙请来海神“仁福王”分灵立庙,也叫“昭惠庙”,俗呼“董山宫”。相传“有董山宫,就有拔拔灯”,拔拔灯以粗绳系灯,每阵领头由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前行,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拉纤),“拔拔灯”由此而来。
至明代,英溪流域的运输由洪姓经营,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拔拔灯活动后来定为年例。至明弘治中叶(1489―1506年),拔拔灯队伍增加车鼓舞、花鼓唱、大鼓吹、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