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俗
千童信子节
两千多年前,徐福船队载着数千童男童女“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从此之后,每逢甲子年的农历三月廿八这个千童被迫出海的日子,盐山县千童镇全城清水泼街,黄土垫路,童男童女在信子架的阁斗上拜天祭地,一遍又一遍地冲东方呼唤,呼唤流落异域他乡的亡魂归来。人山人海的群众,也跟着呼喊祭拜,那悲凄哀凉之声真是感天动地!
这就是千童信子节的由来。
寄托虔诚的思念
什么是“信子”?“信,就是尊崇;子,就是随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方圆百里都知道。”千童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样回答。
据介绍,公元前209年的农历三月廿八,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药,并从今千童镇一带招募了3000名童男童女,还有百名能工巧匠。徐福率众东渡扶桑(日本),“止王不归”。
群众为解思亲之情,从西汉开始就有了信子节。每逢千童被迫出海的农历三月廿八,千童周边的群众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汇聚千童东门,登高远望,呼唤子女的名字,召唤亡灵的归来。
随着这一活动的继续,人们在当年千童的启航地,用木棒、铁棍捆绑成高高的微型平台,酷似航船上的望塔,让童男童女或老年夫妇登高,呼唤亲人魂归故里。
高、奇、险、惊的表演
“去过京,串过卫,不如到千童赶庙会”。到千童镇赶庙会看什么?看信子。信子高、奇、险、惊的表演,让见过的人都叹为观止。
“高”是指信子架的高度,一般要达到12米以上,有的达到17米,有五层楼房高。“奇”是指造型奇特,不足两平方米的微型平台,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表演各种各样的造型:“饶安招募”表现徐福在当地征召、培训童男童女的情况,“击浪东渡”表现的是徐福千童船队战风斗浪的情景,“扶桑授艺”表现的是徐福、千童在扶桑传播秦代文化的情景,“望海盼归”表现的是千童故里盼望亲人归来的情景,让人眼花缭乱。“险”指让人看了觉得十分危险,如1997年信子节中的“击浪东渡”,在十六七米的高空,一人以一手指挂在船帆上,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在大海中搏浪东渡的惊险场面。“惊”则由于信子高度离奇、造型险,使人看了感到震惊。
与日本氏子节和鸣
千童镇的信子节,表现的是家乡人民思念远去的亲人,登高远望,企盼亲人归。而在日本的佐贺,两千年来存在着的氏子节,与信子节有着惊人的相似。
所谓“氏子”,是指氏神后裔在同一地区信奉同一氏神的人们。在日本佐贺金立山上有一个金立神社,供奉的是徐福。金立山周围的居民,普遍认为是徐福千童后裔,每年举办一次纪念徐福的活动,每50年举办一次徐福大祭。4月27日,“氏子”们将徐福神像从金立山的上宫抬到下宫。4月28日,上万人抬着徐福神像到海边,举行祭祀活动,其意是让徐福遥望西方大海,以解思乡之情。
盐山千童镇的信子节与日本佐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的异曲同工的纪念,也是两国民俗事象对东渡事件的有力佐证。
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
开始时的信子是极其神圣、庄严的祭祀活动,由主事者带领全体人员,首先到开化寺千童碑、千童殿举行开祭仪式。寺内僧人鸣钟诵经后,身着仙童玉女服装的童男童女手持祭香和招魂幡,登上高杆顶端,然后由壮汉们抬着游祭。行进中,高杆顶端的童男童女有的举香叩祭,有的摇幡呼唤:归来吧,回家来吧……从西汉末,信子节渐趋规范后,不论天灾人祸,从未间断过。
解放后,人们认为60年一次太长,举办时间相对缩短,形成集祭祀、娱乐于一体的信子节。举办信子节时,除信子外,还有高跷、狮舞等其他文娱形式。经过艰苦挖掘和抢救,1993年和1997年,千童信子得以再现风采。2006年,千童信子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更多关注。但千童信子节仍面临着很多困难:由于古代没有音像资料,多数技艺靠当年的参与者口述传达,很难得以很好传承;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现代价值观念意识的侵蚀使筛选童男女的困难骤增;举办一次千童信子节,周期长,花费巨大,地方财政很难承担。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子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盐山县文化局一位同志对记者说,“内容上,在突出怀念远去亲人的同时,增加了文化色彩;时间上,也不再局限于甲子年。”现在的盐山千童信子节,已不再召唤亲人亡灵回归故里,只是用非凡的艺术创造,来表达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永恒怀念。
汤和信俗
600多年前,明朝大将汤和(1326~1395)率领官兵来到温州等东南沿海修城筑堡,抗击倭寇侵扰。为了纪念汤和的丰功伟绩,缅怀抗倭将士的英勇事迹,龙湾宁村百姓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要举行汤和信俗活动。如今,龙湾宁村的汤和信俗活动已成为温州地区最具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文化节日,也是我国古老的中元节习俗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
汤和信俗“七月十五汤和节”的基本内容,一是巡游,二是祭鬼。整个活动从七月十三至十七,持续5天。十三日背“路经牌”。一人背着“路经牌”,一人敲锣,沿着巡游经过的路线走一圈。十四日“符司爷”扫街。一人妆扮成“符司爷”持“符司”牌,骑马,四人打着锣鼓钹,沿途走一圈。十五日汤和神像出巡。在汤和庙举行隆重的神像出巡仪式,“文武元帅”、“先锋”、“土地”、“七星神将”等扮演者叩拜过神像,众“衙役”在庙内三出三回后,拥簇着汤和的香炉、神像出庙,庙门随即关闭,高挂“公务出巡”牌。巡游队伍十分整齐,有开路先锋,七星、土地、犯人、无常、皂隶、彩女、文武判官、文武元帅等,在锣鼓喧天中,分步行、骑马、坐桥等形式,依次列队前进;最后是一顶四人抬的六角明轿,坐着城隍爷塑像,鸣锣压阵。那种威风凛凛的场面,颇为壮观。
陈靖姑信俗
古田临水宫请香接火仪俗是陈靖姑信俗的核心内容。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传统元宵节,也是传说中的“临水夫人”神诞日。大桥镇数十里街道上,人头攒动,铳炮齐鸣,福州、闽东、闽北等地的临水分宫都会派来请香接火的队伍,他们大多把这当作村族的头等大事。台湾、浙江、广东的信众,则多选择在农历七月廿八的陈靖姑忌辰。
1000多年以来,陈靖姑民俗信仰波及闽、浙、台、港、澳等省区和东南亚等海外华人社区,至今全世界临水分宫分庙有4000余座,信仰人口达8000余万人。
台湾信众对陈靖姑的膜拜十分狂热,岛内祭祀陈靖姑的宫庙大约就有400多座,配祀有临水夫人神位的寺庙更多达3000多座。20多年间,台湾来临水宫朝圣者达40余万人次。通过请香接火仪俗的载体作用,两岸人民在人同祖、神同缘的共同仪俗中增进了情感交流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近年来,两岸携手举办了多次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和陈靖姑文化节,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
古田临水宫是台湾信众心中的本源,他们来大陆追根寻源、认祖归宗,正是为了取得一种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而对文化的认同正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陈靖姑文化有着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已成为沟通海峡两岸亲情的纽带。
西王母信俗
泾川,曾被历史荣耀浸润过的泾川,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们向往迷恋的西王母发祥圣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泾川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西王母文化。尤其在雄汉盛唐时期,曾出现过不少震动世界的圣贤大哲和彪炳史册的人物,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游人志士,吟诗挥毫之地。
而有着内涵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西王母信俗”,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是长期生活在泾川大地上的先民们聪明智慧和文化艺术才能的结晶;是泾川先民们为中华灿烂文化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
最近,“西王母信俗”已被国务院公布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是泾川34万人民之荣誉,也是泾川人民的骄傲!
“西王母信俗”是泾川人民在漫长的农耕生活及其习俗中形成而又世代相承的以酬神娱人为主,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西王母信俗”(典礼)自宋开宝元年(968)农历3月20日在回山西王母祖庙(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07年左右)举行第一届起,至今已传承了1040届。宋代翰林大学士陶谷奉宋太祖之命,所撰的《重修王母宫颂》碑,俗称“陶谷碑”,详尽记载了西王母古部族历史及其盛大的民俗活动。这种逾越千年的民间民俗活动,在国内十分罕见,它深深根植于广大民众心中。“十年文革”期间,虽然大规模民俗活动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不少信众将密藏于家中的西王母牌位悬于密室之中,虔诚祭拜、祈祷。
每逢农历3月20日西王母典礼之日,泾川人几乎是倾城出动,好些信众在凌晨3时许就去宫山祖庙抢烧头香。上午8时整,在那口高悬于回山之巅的金大安铁钟苍劲、浑厚、悠远的钟声中,西王母典礼拉开了帷幕。典礼按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4个固定程序进行。道场外布满了数百面黄、蓝、紫色的旌旗和幡条。在成千上万信众围观及喧天锣鼓鞭炮齐鸣声中,那些来自陕西、河南、宁夏、宝鸡、咸阳、庆阳等省、市、县云集到此的近百位法师、道士,身着法衣、道袍、头戴五僧冠、道巾、敲击着鼓、锣、钗、铃子、木鱼等法器,吹奏着唢呐、竹笛、土笛等相关乐器;在西王母大殿前布设道场。众法师、道士迈着一定的步式,在祖庙四周左右各转三圈之后,便伏地长拜。或击鼓鸣锣、或摇铃诵经,唢呐、竹笛、土笛伴奏,规模宏大壮观,山上山下、人山人海,最多时竟达8万之众。10时许为朝觐时辰,众法师、道士依次向西王母塑像朝觐之后,成百上千的西王母信便众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带来的各种时鲜果品和寿桃献于供桌上,伏地而拜,焚香化表、默默祈祷,或求子嗣、祛病痛,或求吉祥、保平安。
祭坛设在祖庙之后的望乡台上,来自西安、河南等地的大法师,身着法衣、携带法器、登赴祭坛、宣读祭文、众道士高唱道号、诵读经文、祈祷风调雨顺、国运昌盛、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吉祥、长寿、团圆、祈福穰安的和谐氛围。采圣水是典礼的最后一个程序。采水队伍前面有数盏红灯和数十杆旌旗、幡条引路,锣鼓唢呐开道,众道士诵经相随、竹笛、土笛伴奏,其后便是成百上千个信众列成两路纵队,浩浩荡荡向瑶池走去。瑶池夜月亭是泾川八景之一,月亭下有一股清澈爽口的泉水从石龙口中流出,这就是“瑶池圣水”。传说此水有百病不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功效,故凡上山朝拜者,无不在这里争饮圣水。
祭奠活动完毕后,正是晚餐时分,法师、道士和远道而来的信众便在祖庙殿后院内共进晚餐。院内搭满了帐篷,内设近百张桌凳,上面摆满各种免费供应的颇具泾川风味的素餐。
典礼活动场外还有演秦腔、唱泾川小曲、放河灯、耍社火以及民间剪纸、刺绣等民俗活动。
近10年来,每届西王母典礼都有来自海内外侨胞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民俗研究者组成声势浩大的西王母朝团前来朝觐,特别是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信众,从回山脚下到西王母祖庙近一公里的路上,就开始行起三拜九叩之大礼,其虔诚之心,使观者无不动心。
这个千年风雨、千年久拜不衰、千年高潮迭起的西王母信俗具有见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价值,更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甚至成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1999年国际亚细亚民族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泾川回山王母宫为中国民俗文化重点景区称号。2005年6月,由省政协主持在泾川县召开了“海峡两岸西王母信俗论坛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4个省、市(包括台湾)及英国、美国、日本的70多位享誉海内外的民俗专家、学者、教授从历史、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以及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对“西王母信俗”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高档次、高品位的专题研究。
但是,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冲击,“西王母信俗”这一传承了1040届的民间文化活动,正趋势微,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民众的生活方式及世界观都发生了急剧变化,使“西王母信俗”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西王母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由于传承人的高龄化或离世,再加上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和力度,也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西王母信俗”文化活动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如此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确立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方针、原则和保护对象、方式及实施步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5年保护计划,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投入巨额保护资金,抽调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保护、抢救、普查、登记等具体工作,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如今,我们所申报的“西王母信俗”项目终于得到了文化厅、文化部和国务院的肯定,被国务院公布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全县34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我们相信,泾川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使得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保护下,更加发扬光大。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