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书会
苗湖书会两百年
说起苗湖书会的历史,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著名艺人苗清臣老人向记者娓娓道来:苗湖书会源于清嘉庆年间,原为“苗湖说唱会”,由任寨乡苗湖村的民间艺人、唱坠子嗡的苗本林发起。当时参加的演唱艺人有苗湖村3人、邻村5人。距今已约有200年。当时,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曲艺艺人们一曲鼓书说唱,宣泄内心情感,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甫为纪念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定为苗湖书会,一唱就是5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一度沉寂。
1985年,改革开放给苗湖书会带来了生机和机遇。著名艺人苗清臣看到群众生活改善,但文化生活却十分贫乏,在观摩“马街书会”后受到启发,四处奔走联络艺人,于当年举办了为期3天的书会,参加的有河南、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30多位知名艺人,影响很大。看到苗湖书会有了新的希望,他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在界首市委、政府以及界首市委宣传部、文联、任寨乡政府、曲协的支持下,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一届5天,山东曹县、江苏邳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宿州地区和阜阳各县市区的曲艺艺人相继赴会演出。
苗清臣老人告诉记者,重新举办的苗湖书会更富生机和活力,每届历时5天,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前来观看,周边几百里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23年来,苗湖书会是届届创新,热情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和农村文明新风,如邻里和睦、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等节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书会日新月异,已演出新曲目106个,创作新曲目150多个。这些新曲目均获得群众好评。
据介绍,“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照。苗湖书会上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真挚、朴实的演唱艺术,特别适合农民口味。苗湖书会承载着地方曲艺和稀有曲种的交流与发展的重任,是树立区域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资源。
尽管苗湖书会一直有很高的人气,作为代表地方特色的活态文化,凝结了浓郁的人文底蕴,也承载着颍淮儿女的艺术梦想。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现代的艺人,大部分年事已高,这些传承人如果谢世,这种传统文化就面临失传的境地。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3月,苗湖书会正式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国家的保护,今后的苗湖书会会发展得更好,更具特色。
对于自己最钟爱的事业,苗老言辞之中尽是自豪。他说,在书会期间,商品交流也比较活跃,卖牛的、卖布的、卖衣服的、卖筐的、炸油条的、卖青菜的应有尽有,如同集市一般。苗湖书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建设,而且提高了任寨乡和界首市的知名度,使当地的名优、特色产品远销省内外,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期待曲艺薪火相传
现年20岁的李芳言是今年苗湖书会上比较年轻的身影。她是阜阳师范学院大二学生,登台献艺,为台下老百姓表演了一出相声。这些活跃在书会上的年轻身影,正是苗湖书会美好的明天。
老艺人们善良而热情地对待晚辈,不求回报、无欲无求,正是由于他们的热情,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一传统文化。“我们热爱这个事业。虽然现在很多人说我们已很落后,但我们不承认这一点,希望后继有人,不要失传,也能够在我们走后对国家对社会尽绵薄之力……”采访中,几位老曲艺艺术家表达了共同心愿。
苗清臣告诉记者,老艺人的担心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在听大鼓戏、学曲艺的人太少了,但他有信心,也相信曲艺新秀人才辈出。
为把苗湖书会更好地办下去,苗清臣老人从1986年起,相继举办了曲艺培训班,并成立了苗湖曲艺队,吸收了几十名农村青年,分别学习琴书、坠子、大鼓、评书。苗老自编教材,自任教员,传授技艺,示范表演。据了解,苗老的弟子张丽的大鼓说唱,声音宽厚,底气十足,曾在界首市首届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弟子郝小梅的坠子,起腔火爆,唱腔优美,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她在苗湖书会上演唱的新编曲目《信用社是咱铁靠山》,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获优秀表演奖。苗湖书会理应有美好的明天。
界首市文化局干部张宏友告诉记者,红火的苗湖书会告诉我们,苗湖书会是一个技艺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这里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也不要艳丽的服装,说着、唱着、乐着,正是劳动人民最简单、最原始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汇成了一曲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家和谐文化之歌”。农民完全有能力成为农村文化的建设者。民间艺人们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最熟悉农村生活,表演也最为农民所喜闻乐见。各级政府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民间文艺的发展。
民间艺人说古唱今
虽然大多数曲艺艺人现在已是白发苍苍,但依然是一张口便是故事、一转身便是身段、一回眸便是艺术……苗湖书会之所以深得人心,成为远近闻名、受人欢迎的盛会,除了自身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之外,也和时刻陪伴它的曲艺家们分不开的。
说起苗湖书会,不得不提的是当代的创始人苗清臣老人。苗清臣精神矍铄,左手持扇,左臂环抱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娓娓唱来,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活泼,唱腔纯朴,行腔圆润,起、承、转、合间尽显古朴、深沉、优美。《单刀赴会》、《亲家俩》、《地震无情人有情》等精彩节目倍受场下观众欢迎。
据苗清臣介绍,渔鼓是苗湖书会的重要曲种之一,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在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大约有400多年历史。界首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1920年前后,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界首渔鼓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又分为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现今的界首渔鼓音乐已被收录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有关专家称其为“安徽曲艺一枝花”,被誉为颍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一朵芬芳的奇葩。
今年85岁高龄的老艺人闫治文风采依旧,表演拿手的大鼓书,一口气说下来,不滴汤、不漏水,贯口如爆,声韵铿锵,却丝毫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给予雷鸣般的掌声。
生于界首、长于界首的闫治文老人,与曲艺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从小就深受曲艺的熏陶,14岁拜师学艺,主唱坠子和大鼓,开始了自己的从艺之路。学成之后的闫治文,在曲艺界更是如鱼得水,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热爱,他走南闯北,也收了不少弟子。回想在外从艺的经历,闫老感慨万千,他说,一年能有两个月在家就不错了,都是在外面游走,虽然小时候家里穷,也没上过学不识字,但他却能大段地背诵诗意盎然的曲词,而且自己也能就生活现编出很多有社会意义的曲词。其中他编写的关于“扫盲”、“二流子”的曲词,现在听来还别有意义。
传艺的过程中,闫治文老人在黑龙江待了十年。期间,他只在棚里唱而不下乡。1962年,他从兰州回到了家乡,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庭,又迫于当时社会形势,他的从艺之路也断了近三十年,但对艺术的追求依旧强烈,闲暇时还是会唱上几段,只是没有在大的场合献艺了。“活到老,唱到老,我不识字,有些自编的曲词没法成文,也是我的遗憾。”
卞忠海是亳州一位曲艺艺人。“小时候因为家穷,没那个条件去读书,在帮助家里干完活以后,就喜欢跑到村口听曲艺艺人们唱大鼓,当时那个着迷,现在想来也非常幸福……”他说,每年苗湖书会,他都会从亳州赶来。“苗湖书会给我们艺人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艺人们各有所长,我们常在一起互相探讨,唱腔呀、表情呀、调门呀都会有所提高。”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一到,苗湖书会就热闹起来,众多艺人云集,每位艺人就是一台戏,戏里戏外都演绎精彩人生。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天大为幕,地阔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