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视为艺术创作灵感源泉和朝圣地的日本富士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富士山从而成为日本的第17处世界遗产。
屹立在本州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较高的山峰,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它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东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90余平方公里。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四周有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由于富士山的山顶被白雪覆盖,远处看来就像散发着银色的光芒。因此,它被日本人称作“圣山”。
富士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体呈优美的圆锥形,闻名于世,是日本的神圣象征。富士山是象征着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富士山、京都、银座)之一。
灵感源泉
媒体报道,富士山申遗组在当天的会议上花费50分钟时间介绍这座日本最著名山峰的重要地位,之前预计的陈述时间仅为10分钟。
富士山申遗组会前准备的文件写道,富士山宏伟外形和间歇火山活动所激发的神奇,被转化为联系道教和佛教的宗教习俗。
文件说:“富士山在19世纪初启发许多艺术家创作属于卓越文化的作品,让这座山闻名世界,对西方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花费数月时间评估富士山的重要意义,并于今年初发表一份20页报告。
报告说:“几个世纪以来,富士山是一座孤独、经常被雪覆盖的火山,山脚下坐落着村庄,三面环海和湖,她的美启发了艺术家和诗人,是人们朝圣的对象。”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位于日本静冈县和山梨县交界处。富士山山麓及其周边有富士五湖、浅间神社、白丝瀑布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
日本1994年开始富士山申遗准备工作,最初申请的是世界自然遗产。日本政府2003年把富士山从申遗候选名录中删除。2005年,静冈县和山梨县联合组建申遗工作组,把申遗目标从自然遗产改为文化遗产。此后,日本几乎每年都把富士山列为申遗项目。
环保忧虑
另一方面,登山者不断增多,引发人们对富士山环境保护的担忧。
长期以来,富士山是日本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年游客大约200万人,每年7、8月攀登富士山的游客多达30万人。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报告指出,富士山现有多条登山路线遭到严重磨损,其他路线因为崎岖不平且障碍多而没有被发觉。此外,垃圾同样是一个问题。
报告说,每年7月和8月登山高峰期,私家车塞满通往富士山的道路,汽车尾气对当地环境构成一定影响。
堀内茂说,当地政府官员担心,随着富士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登山路线可能变得更加繁忙。
此外,火山爆发可能使富士山的申遗成果化为灰烬。日本政府估计,一次爆发可能造成上万亿日元损失,火山灰可能笼罩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