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福建土楼

http://www.cnair.com 2013-09-16 16:54:26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其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等。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近年来,以福建永定、南靖等地为代表的福建土楼得到进一步修缮保护,并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古老独特的建造技术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福建土楼民居的夯土墙正是源于中原地区。令人惊奇的是福建的客家人和闽南人在土楼的建造中把夯土技术提高到无与伦比的水平,创造了夯土建筑的奇迹。难怪日本琉球大学的福岛骏介先生会把土楼称为“利用特殊的材料和绝妙的方法建起的大夏”。这个材料到底“特殊”在哪里?这个方法到底“绝妙”在何处?迷是很多人都十分兴趣的问题。

  一、福建土楼的建造工序

  建一座土楼一般要经过选址定位、开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这7道工序。

  1、选址定位

  建造土楼之前,必先请风水先生来选址定位。福建土楼分布的地区多是山峦叠嶂的山区,如何选择理想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也因此土楼所在地区风水术极其盛行。中国传统的风水术虽然不免夹杂迷信的色彩,但仔细分析仍可发现它具有科学的一面:它注重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使村落、住居与环境相协调。它反映了中国早期朴素的环境观,是古代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理论总结,认为山水是有灵气的,地灵才能人杰。因此在福建土楼的建造中,风水先生实际上起着类似如今规划师的作用。

  风水先生在选址时通常首先要看“来龙”,即土楼背后靠山,山后又有山岭护卫。风水说把山脉走势称为“龙”,山上草木茂盛,山势蜿蜒起伏如行龙才有生气。其次必须判明“水路”,寻找地势较高、开阔开坦、干燥适合建楼的地方,而不能把楼建在山窝中。“窝”的地方潮湿,阴气重,虫子多,细菌多,定居“窝”地,人易生病,人丁不会旺,俗称“窝煞”。再就是看“来水”,即水源、河川的走向。入水口可以多支流汇聚,象征财源广进。风水讲究土楼“门要对水,座要对龙”,若溪水笔直地对着房子流来,称“溪煞”,即风会沿溪直冲房门,这是不利的,要将大门转个角度。这实际上关系到土楼所在基地的小气候。此外还要看“水口”,水口是一方众水的总出处,出水口忌多头,象征财不会漏走。风水说认为水口是村落的门户,关系着村落的安危盛衰。楼基选择要“以口定向”,即土楼大门位置应与水流很好地配合,最后看“分金”,即使用罗盘确定楼的方位,就是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选择土楼方位。因此,土楼多建在山脚溪边,理想的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后面山峰峙立,左右山丘辅弼,前面水流蜿蜒,对面案朝屏障。楼后有山岭阻隔,可以挡住冬天北来的寒风,在向阳坡上建楼才能获得最好的日照。山上绿树成荫,植被丰盛,能保持水土。门前流水潺潺,汲水便捷,排水通畅,,又可迎接夏日南来的凉风。山水环抱、地势平坦且宽广的缓坡地,这是最适于建楼的福地。良好的生态格局与优美的景观效果,形成土楼与山水最佳的配合关系,以求土楼之家人文兴盛,幸福安乐。


  若在村落中建楼,在有限的空间中选址也要尽可能避免不洁净、不吉利或可能触犯神灵的基址。同时还要考虑与四邻的关系,不能伤及邻家的好风水。只有和睦、和谐,才能达到平安、兴旺的目的。

  选址之后就要具体定位。以圆楼为例,我们初想起来以为关键是确定圆心,其实不然,风水先生首先要定的是正门的平面位置,也就是门槛的中点。随后用罗盘定出楼的中轴线,即门槛中点与大厅后墙中点的连线。并在轴线的端头立“杨公先师”木桩,即定位的木桩,这样土楼的位置就确定下来了。

  这个“杨公先师”木桩,既是中轴线定位的标记,同时又是木匠先师的泥水匠先师的神位。有的地区用竹片代替木桩,上书“鲁班仙师荷叶仙师神位”,并在顶端插金纸做成的“金花”,结上红布条。同时举行开光仪式,杀鸡敬神,以保佑土楼施工过程的平安与顺利。在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烧香,直到完工谢神。
 


  2、开地基

  若建造圆楼,根据基地大小和财力物力的可能、所需房间的多少,确定圆楼的规模、层数、间数和半径。再从门槛出发沿中轴线就不难找到圆心。用绳子绕圆心画圆并划分开间,这样圆楼内墙外墙的轴线均可确定了。随之依据基础的宽度画好基槽的灰线,这就是“放线”。


  放线之后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动工挖槽,当地称“开地基”,土楼的基槽根据当地的土质情况,一般挖至老土(硬土),深约0.6米至2米不等。楼基宽度与墙脚基本相同,有的略为放宽一些。
 


  3、打石脚

  基槽开挖之后接着垫墙基、砌墙脚,当地称为“打石脚”。垫墙基之前,要在中轴线的后端,大厅后脚的基槽中摆放五块卵石代表“金木水火土”,称“五星石”,其摆放的次序也有讲究,“土”居中,“木”、“水”、在左,“金”、“火”在右,曰金不怕火,水木相容,土生木、木生金。并将公鸡血滴在“五星石”上,叫做“刮红制刹”。随之楼主发红包、放鞭炮后才可以开始垫墙基。墙基用大块卵石垒砌,卵石必须大面朝下,并用小卵石填塞缝隙。墙基砌平室外地坪后,开始砌墙脚。

  墙脚用河卵石或块石干砌,内外两面用泥灰勾缝。考察现存的土楼可以发现,明代早期的土楼通常不砌石墙脚,台基面以上即为夯土墙,后来才出现土墙外皮贴一层小卵石的墙脚,起到防水作用。只是清代以后的土楼才砌石墙脚,可见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发展的过程。各地区土楼的墙脚高度不一,通常高0.6-1米。有洪水的地区要砌至最高洪水位以上,以避免洪水浸泡土墙发生坍塌。

  干砌卵石墙脚也很有讲究:卵石大面要朝下靠稳,并使砌筑面保持向墙中倾斜,这样才能确保墙脚的稳定。同时砌筑时卵石块要大头朝内小头朝外相互卡住,当地称“勾石”,这样才能保证墙脚砌好后,不容易被敌人从墙外撬开。这种干砌的方法实际上比座浆砌筑还要牢固,因为干砌石脚不怕水,靠泥浆砌筑的石脚则经不起水泡。同时干砌还能防止毛细管作用,使地下水不至于沿墙脚向上渗透,起到墙身防潮的作用。

  在龙岩市的适中镇,由于地势较高,没有洪水的威胁,因此楼脚均用三合土夯筑,上部墙体才改用生土夯筑。

  闽南沿海盛产花岗石,所以沿海的土楼常用条石砌墙,有的甚至高一层楼的外墙全部用条石砌筑。
 


  4、行墙

  墙脚砌好后,接着支模板夯筑土墙,俗称“行墙”。行墙前夜要吃动工酒,开始行墙时还要放高升爆竹鞭炮。夯土墙的模板,客家人称为“墙枋”,闽南人称为“墙筛”。模板高约40厘米,长1.5-2米,用5-7厘米厚的杉木板制成。一副模板筑成的一段土墙俗称一“版”。模板一端支在“墙钉”上,用“墙卡”牢牢地夹在已经夯好的土墙上,另一端由机搁在墙上的“墙针”支撑。模板端头的挡板下开两个小缺口,使竹片墙筋(俗称“拖骨”或“长筋”)能伸出来,使每一“版”土墙之间有很好的拉结。挡板上挂一铅垂,用以检查模板放置的垂直度。

  “墙卡”的构造很简单,两肢呈弧形弯曲的方木(俗称“狗臂”),中间连一横木(俗称:“狗颈”),用竹梢固定成“H”型,上臂较长县张开如钳子,在其中卡下撑棍,模板就被牢牢夹住。夯完之后只要用木槌把撑棍向上拷起,则“墙卡”松脱,提起侧板中间的麻绳拉手,整个模板就可以搬动前移。

  圆形土楼的“墙枋”仍为直线型,由于圆楼直径很大,“墙仿”长度很短,每层先夯筑成折线型,外墙皮很容易修整成圆形。

  夯土的工具主要是“舂杵”,它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加工而成,长约1.6米,两头为长方锥形,端部装铁头,中段收缩成圆棍,便于双手握住夯筑。另备硬木制成的“拍板”,用以拍实夯好的土墙侧面,以提高土墙表面的耐水性。另有木制“补板”,是填补墙面小孔洞及修整墙面的工具。还用“墙铲”即带长柄的小铁铲来削去土墙侧面鼓出的不平整部分。

  一“版”土墙通常分四层或五层夯筑,称“四伏土”或“五伏土”,每两伏土之间还夹有杉木枝或短竹筋作为“墙筋”,以加强土墙的整体性。大型的土楼内外墙夯筑一“版”的高度有时甚至要花半个月时间。同时上下层还必须交错夯筑,不能出现通缝。每一层的头一“版”,端部要留斜踏步,以便交圈时搭接成整体。方楼的丁字墙或转角处上下枋要层层错开,内外墙还要同是夯筑。这些都确保了土楼墙身的整体性。

  土楼外墙上的木门窗,在夯筑时都要预埋木过梁,完工时窗洞只是先挖小洞供通风采光,待墙体干透后才挖开到要求的尺寸,并安装窗框。一些不马上使用房间暂时不挖洞。所以不少土楼先后打开的窗洞大大小小,并非整齐划一,显得格外活泼自由。
 


  5、献架

  每夯好一层楼高的土墙,要在墙顶上挖好搁置楼层木龙骨的凹槽,然后由木工竖木柱架木梁,这一道工序称为“献架”。第一层竖柱要择良时吉时,二层以上就不必了。竖柱从大厅开始,还要贴对联、放鞭炮、做糯米点心,意在保证柱子竖立牢固。土楼的夯土墙作为承重墙,所以楼层木楼板的外侧支撑在土墙上,内侧则由木柱支承。通常的做法是内圈木柱之间架横梁。每一开间横梁上支数根龙骨(当地称为“棚盛”),龙骨的另一端直接支在外围土墙上,龙骨上再铺木楼板(当地称为“棚”),并用竹钉固定(不用铁钉,因为铁钉易锈蚀),竹钉事先用热砂子炒过,更为干燥耐久。龙骨支撑在土墙的一端要适当抬高,这样夯土墙干透收缩之后正好保持楼板面的水平。由于各地土质不同,土墙收缩的多少也不同,小的二三厘米,大的可达七八厘米,因此必须根据经验来掌握龙骨抬高的尺寸。

  至于单元式土楼,各单元之间的隔墙为夯土墙,龙骨两端均支撑在夯土墙上,龙骨上再铺设木楼板。
 


  6、出水

  大型的土楼通常一年只能建一层楼,三四层楼的土楼通常要建三四年。夯好顶层墙体后开始盖瓦顶,这一道工序当地称“出水”。顶层夯土墙完工要放鞭炮,同一天要把中梁上好,即为“完工”。这时楼主要办“完工酒”煮红汤圆,宴请木匠以及帮工的亲朋好友,一是共贺完工,二是表示谢意。屋顶的木构架为穿斗式,其大木结构比较简单,与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做法大致相同。上屋顶的大梁(脊檩),则是最神圣的时刻,同样要请风水先生选定日子和时辰,举行“上红仪式”。由木匠在大梁上画八卦并开光、点红,在大梁正中对称地挂上两小包五谷和两小包钉子,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上红仪式”结束才上大梁。上完梁又得放鞭炮、宴请。随后在架上搁檩(当地称为“桁”),檩上再钉望板(当地称为“桷枋”),每一开间在屋内可以望见的“桷枋”的片数,要合“天、地、人、富、贵、贫”这个顺序,最后一片,要钉“天”钉“地”不钉“人”,钉“富”钉“贵”不钉“贫”,反映了楼主祈福求富的心态。“桷枋”钉完即可上瓦,瓦顶上还压砖块以防大风掀瓦。

  土楼瓦屋面的坡度通常为4.5∶10(45%)或5∶10(50%),当地称“4.5度”或“5度”。在瓦屋面中这是比较陡的坡度,一是利于排水,二是使巨大的屋顶与高大的土墙取得良好的比例关系。土楼两坡顶的出檐很大,且内侧与外侧的出檐并不相等,通常外侧出檐较大,甚至长达3米多,显然是为了保护土墙免受雨水冲刷。

  屋顶完工,土楼的主体结构才算全部完成。这时主人又要预备“出水酒”宴请工匠,答谢杨公仙师,并焚烧杨公符,送神灵归天。
 


  7、内外装修

  土楼封顶之后内外装修工作大致又要用一年的时间。内装修包括铺楼板、装门窗隔扇、安走廊栏杆、架楼梯、装饰祖堂等等。外装修包括开窗洞,粉刷窗边框,安木窗、大门、装饰入口,制楼匾、门联,修台基、石阶等等。通常建一座大土楼要花四五年时间,规模再大的甚至要十几年。

  完工之后照例要请客,选好日子好时辰搬进新居。客家人迁新居,各地还有各自的规矩。有的要请风水先生或道士做“出煞”仪式,以赶煞驱邪。搬新家时,先把主要家具就位,留一些小件,待仪式后,好时辰一到全家要按年龄大小排队,长辈在前晚辈随后,每人手中都要拿着东西,例如油灯、火把或是小件用品,边走边放鞭炮边说吉祥话语,相互祝贺,热热闹闹搬进新居。
 


  二、夯土墙及瓦顶的施工技术

  福建土楼把中国传统的夯土施工技术推向了顶峰。生土建筑在中国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成熟的夯土技术,到汉代民居建筑使用夯土墙的更多,而且在夯土城墙中开始使用水平方向的木骨墙筋,称为“纴木”,这种做法上至汉长安城,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还在使用。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坊也用夯土墙分隔,到了北宋夯土技术又有进步。北宋匠作少监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就系统总结了当时夯土版筑技术的成就。其中规定“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对比明清时代福建土楼的夯土墙就可知道土楼人对夯土技术发展的贡献。
 


  三、土楼灶台砌筑的风俗

  锅灶在农村是神圣之物。在土楼中砌灶有一整套习俗,多少年来人们不敢随意改动,一直延续至今。砌灶前先要请风水先生定方位、朝向。譬如,今年利东西向,则南北向的灶要等明年再砌。同时还有许多规矩,如灶门(即烧火的灶眼)不能正对着厨房或前厅的门,即所谓“三门不能对”,也就是进厨房要看不见灶眼。灶与窗户要有一定的关系,如人影不能落在锅里。科学的解释是不背光,便于操作,迷信的说法是不要把人煮了。此外,要求“锅中不能压梁”,就是楼板的木梁不能正对锅的上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确定灶的位置。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